青岛海洋地质科普基地
当前所在位置 : 科技成果

青岛海洋所在东北印度洋孟加拉湾构造地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 2022-06-28 11:04:14  |  浏览:  0

6月13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深海科学钻探井位选址调查团队研究成果“Hotspot volcanism along a leaky fracture zone contribu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85°E Ridge at 11°N latitude, Bay of Bengal”在构造地质学主流期刊Tectonophysics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尚鲁宁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胡刚正高级工程师。论文报道了孟加拉湾构造地质特征研究最新进展,揭示了北纬11°附近 85°E海脊的结构特征,并提出海脊侵位过程新模式。


研究背景

地幔柱引起的热点型火山作用在全球大洋中广泛存在,形成了以海山链和无震海岭为代表的海底构造-地貌痕迹,如北太平洋夏威夷海山链和东北印度洋东经九十度海岭等。热点型岩浆侵位时的板块构造环境,会对其形成的海山和海岭的最终结构和形貌特征产生显著影响。据此,通常将热点型火山作用分为板内型和近扩张中心型两个端元类型,它们分别通过岩石圈弹性变形和壳下低密度“山根”达到均衡。二者之间的过渡类型可能同时具备端元类型的部分特征,其侵位方式和最终结构与先存构造(如大型岩石圈破裂带等)密切相关。

85°E海脊是东北印度洋一条线性基底隆起,表现为显著的空间重力负异常带。由于海脊大部分深埋于孟加拉深海扇沉积物之下,目前对其构造特征、构造属性和起源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提出了板内变形带、泄露型转换断层、废弃扩张中心、热点型海脊等多种成因机制。其中,热点型海脊成因模型能够解释绝大部分观察到的海脊结构特征。但是,海脊反“S”形的平面展布特征,与单一热点侵位于向北运动的印度板块形成的热点型海脊/海山链的理论痕迹相矛盾。对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海脊南、北不连续以及南、北部分别由不同热点形成等模式,但仍然缺少对海脊关键部位结构的描述和对整条海脊成因机制的合理解释。


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利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深海科学钻探井位选址调查项目2019年度在北纬11°附近采集的一条横跨海脊的深反射地震剖面,精细刻画了海脊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本区磁异常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85°E海脊的侵位模式。地震资料显示,11°附近的海脊表现为显著的基底隆起,隆起之下的莫霍面下凹;海脊的地壳厚度达到正常洋壳厚度的两倍左右;海脊发育典型的热点型火山机构;海脊位于南北向深大断裂之上,断裂构成岩浆上涌的通道,并且破坏了海脊的原始结构。这些观察结果表明11°N附近的85°E海脊是由沿泄漏型断裂带侵位的热点岩浆作用形成。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提出整个85°E海脊是由弱地幔柱产生的单一热点作用于向北漂移的印度板块上形成。其在位置、形态和结构上沿走向不同分段的变化,反映了先存断裂带导致的地幔柱浅层熔体的横向重新分布。


微信图片_111



图1 研究区构造地质背景及测线分布图


微信图片_20220621093205


图2 海脊不同分段结构及成因模式图


研究团队

该项研究工作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完成,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的学者在研究和论文修改过程中提供了支持。本项研究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科学钻探井位选址调查项目(DD2019023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十四五”重大项目(2021QNLM020001-1)、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1COSIMZ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6067)联合资助。

论文来源:Luning Shang, Gang Hu*, Jun Pan, Peter D. Clift, Hailong Li, Yong Zhang, Chuansheng Yang, Hao Wu, Weimin Ran. Hotspot volcanism along a leaky fracture zone contribu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85°E Ridge at 11°N latitude, Bay of Bengal [J]. Tectonophysics, 2022, 837, 229453.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ecto.2022.229453

供稿:尚鲁宁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版权所有
邮箱:zhyx0829@163.com
联系电话:0532-85755825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62号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观山路5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