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地质科普基地
当前所在位置 : 科普知识海洋资源

青春在西部闪光 难忘天路

发布日期: 2022-01-13 16:53:29  |  浏览:  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西部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事实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质人加入了建设西部的行列。平凡的地质岗位,带来的是不平凡的地质业绩。充满理想与奉献,满载激情与热血——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王忠蕾



  用大自然赋予的力量,把先辈们探寻的道路延伸得更远。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唉,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格尔木到拉萨的公路上,最喜欢听和唱的就是这首歌。

  2010年8月14日,我作为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项目组成员之一,在张训华研究员的带领下,前往青藏高原开展了为期17天的野外地质考察工作。此次考察,项目组邀请了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青藏高原研究专家、原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潘桂堂研究员做我们的向导。

  青藏铁路新线的起点格尔木是我们考察的第一站。在秦祁昆造山系的北缘,我们看到早元古代的花岗片麻岩逆冲推覆到新近系砂砾岩之上,这是典型的碰撞—挤压—逆冲造山运动的结果。虽然是第一天高原野外作业,但在潘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全体队员精神饱满,均无明显高原反应症状出现。

  8月18日,我们一行到达了昆仑山口。青藏铁路始终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偶有火车隆隆声入耳。8月19日,离开格尔木,我们一行乘车向西藏驶去。沿途按照事先设定的考察路线观察地质现象,我们以块体边界表征和基底出露为重点观察对象,在关键考察点采集样品。令人敬佩的是,潘老师清晰地记得每一个重要的露头点,带领我们看到了最丰富、最完美的地质现象。青藏高原大部分野外露头没有植被覆盖,风化剥蚀程度较轻,便于观察。在这个“大教室”里,每到一处,潘老师都能从岩石定名、构造演化、块体划分等方面给出详细、确切的解答。

  在项目组正在组织编制的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中,昆仑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脉都是重要的块体边界,而可可西里则处于西南边陲的羌塘盆地的块体中。考察过程中,我们先后对这些重要的节点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地理事物的印象。

  越过了通天河、沱沱河,我们继续向唐古拉山口迈进。唐古拉山口,是我们此行要翻越的最高山口。唐古拉山海拔6839米,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当我们攀到海拔5231米的高地时,稀薄的空气加之路途颠簸,队员们都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晕、腹痛、呼吸急促……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想要退缩。

  离开拉萨,我们开始了在藏南的考察,先后到达了日喀则、山南、林芝三个地区。这里是古特提斯洋最后消失的地方。在喜马拉雅造山系寻找蛇绿岩,寻找大洋残留的痕迹,宛如一个孩童在大海里冲浪,感受沧海桑田的变迁。

  一路走来,我见证了青藏高原的又一个神奇。刚刚离开的藏北,干燥、寒冷、空气稀薄、人迹罕至;而另一端却是别样风景。在藏南,车窗外忽来忽去的细雨一路伴我们前行。山间溪流一路悦耳的声音让我留恋,总是情不自禁地按下相机的快门,留下这宛若高原绿衫上的洁白哈达。

  从藏北的昆仑山脉到藏南的喜马拉雅山脉,我们依次穿越了海拔4776米的昆仑山口、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海拔5013的米拉山口、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看着这一串串数字,我们倍感自豪。不登山的人往往用“征服”两个字,我们更喜欢用“亲近”。对我们而言,青藏高原还是值得穷尽毕生精力阅读和钻研的地质百科全书。此次青藏高原野外地质考察,让我们加深了对青藏高原的地质认识,对大地构造相的概念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沉积地层、岩浆岩建造、变质作用及构造变形等地质记录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为恢复其大地构造环境,分析大地构造演化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证据,为系列图的编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天山南北”、“纵横捭阖”、“难忘天路”,我跟随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项目组探寻了天山,结识了秦岭,拜会了青藏高原。新疆旷达,秦岭俊秀,西藏得兼……这一路,我既骄傲于祖国辽阔疆域,又感叹于地球沧桑巨变,仿佛在时间和空间的列车中畅游。徐霞客言: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他用双腿丈量祖国大地,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地球科学事业。而我虽是沧海一粟,但也愿和地质同仁们一道,用大自然赋予的力量,把先辈们探寻的道路延伸得更远。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版权所有
邮箱:zhyx0829@163.com
联系电话:0532-85755825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62号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观山路5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