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地质科普基地
当前所在位置 : 研学课程

大海里的小巨人--有孔虫

发布日期: 2021-02-03 16:57:27  浏览: 0
研学导师: 王飞飞
研学对象: 4-9年级学生

一、课程介绍

  在大海中,有这样一群“小巨人”,它们体格虽小,却是沧海桑田变化的有力“见证者”,简直是行走的“海洋信息库”。海洋中的“小巨人”有孔虫是一种古老的原生单细胞动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5亿多年,比我们熟知的恐龙还要早好几亿年,著名的三叶虫其实也是它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们有着坚硬的骨骼外壳,壳上密布有各种小孔,方便伸出丝状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
  这堂学课程由专家带领学生认识海洋微体古生物-有孔虫,介绍有孔虫的形态、结构、种属、生活习性,讲解科学家应用有孔虫推算地层年龄和沉积环境,寻找海洋矿产等科学知识。课上有一百多种有孔虫放大后的3D打印模型供学生仔细观察,专家指导学生使用体视显微镜,感受镜下多彩的微观世界,鉴别海洋沉积物中的有孔虫,还可以进行可视化操作,为壳体拍照,测量壳体尺寸等。
  小身体,大能量,有孔虫蕴藏的无穷奥秘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研学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和分组讨论能够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学们,上完这堂研学课程,你知道有孔虫为什么被称为海洋“小巨人”了吗?


二、 研学准备
  1. 学校带队老师组织好学生,提前分组,建议每5-8人为一小组,每小组配备一名辅导老师。带队老师做好纪律和安全教育。
  2. 学生来研学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沉积、海洋微体古生物的基本概念,带着问题来研学。学生上课前还应准备好笔记本、笔、水杯、纸巾、湿巾等所需个人物品。
  3. 基地准备好PPT、研学手册、研学评价表、有孔虫3D打印模型、含有孔虫的沉积物样品及显微镜等教具。


三、研学活动(约150分钟)
  研学活动主要分为以下5个部分,基地可以根据研学团队具体要求灵活调整流程和时间安排。 
 



活动流程

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1

参观科普场馆

基地的老师带领学生参观青岛海洋地质科技馆,让学生宏观了解地球科学基础知识。

30分钟

2

听取科普报告

学生在研学报告厅听取专家报告,学习有孔虫基本知识。

30分钟

3

开展研学实验

观察有孔虫3D打印模型,在显微镜下鉴别有孔虫。

30分钟

4

填写研学报告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研学手册,完成研学报告,巩固所学知识。

10分钟

5

分享研学收获

学生现场交流研学感受,分享研学成果。带队老师和学生对研学课程进行评价,提出宝贵意见。

20分钟




参观科技馆


听取科普报告


开展研学实验


开展研学实验

填写研学报告


  

四、课后分享
  鼓励学生就研学收获创作多种形式的作品,如撰写文章、录制视频、制作H5等,给基地投稿(
zhyx0829@163.com),基地将择优在微信公众号上登载,也可以推荐到其他融媒体科普平台上发表。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版权所有
邮箱:zhyx0829@163.com
联系电话:0532-85755825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62号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观山路596号